Page 102 - 语文出版社--小初衔接--教师指导用书
P. 102

要内容,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检查学生的朗读情况,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为学习慈母
                       情深做好铺垫。)
                           三、精读课文,体会感情
                          (一)默读课文,梳理“场景”
                           1. 请大家再仔仔细细地读一遍全文,然后合上书本。读了课文,深深地刻在你

                       脑海里的,是哪一幅画面让你感受到了“慈母情深,用笔划出相关句子来,反复
                       读读。
                           2. 小组交流阅读感受:最触动你的场景、细节有哪些?
                           3. 师生共同梳理归纳场景:
                           初到厂房——寻找母亲——向母亲要钱——母亲塞钱给“我”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场景,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二)学习第 1—5 自然段。
                           1. 指名读课文,引导学联系当时的时代背景和上下文说一说:为什么作者买
                       一本一块五的书,要钱时会那么犹豫、不忍心?你是从课文中的哪些地方看出
                       来的?
                           提供补充文本:

                               六十年代初期,大多数老百姓家境艰难。当年,父亲远在外地,三年
                           才回来一次。母亲是临时工,在一个街道小厂上班。她每天不吃早饭,带
                           上半饭盒生高粱米或大饼子,悄无声息地离开家,回到家里的时间总在七
                           点左右。母亲加班,我们就一连几天,甚至十天半月见 不着母亲的面孔,

                           就为了那每月 27 元的工资。一元五毛钱,相当于有的家庭几天的生活费。
                           要买本一元五角钱的书就是最大的奢侈了。即使是这样,每次我要钱买书,

                           母亲都很大方,从不让我难堪!至今我都珍藏着我的第一本课外书《青年
                           近卫军》。
                           预设:
                          (1)我从“从来没有”“一次给过”“一次要过”这些地方看出,这一元多钱对“我”

                       家来说是一笔“巨款”。
                          (2)通过预习,我了解到一元多钱在当时是一家人几天的生活费。而“我”是个
                       懂事的孩子,从没有问母亲一次要过这么多钱。
                          (3)我从“那时我家的破收音机已经卖了,被我和弟弟妹妹们吃进了肚子里”一
                       句中发现,“我”家竟然把收音机都卖了换食物,而且还是个“破”收音机,可见“我”

                       家当时很穷,连吃饱饭都是一件困难的事,没有买书的闲钱。
                          (4)我从“为了每月二十七元的收入”看出母亲为了支撑起这个家辛苦地工作着。
                       第 29 自然段中还写到母亲从衣兜里掏出的是“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也可以看出母
                       亲挣钱、攒钱的不易。



                                                                                                       99







          衔接教材教学指导手册--8-23--1改.indd   99                                                              2021/8/31   9:06:53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