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1 - 语文出版社--小初衔接--教师指导用书
P. 101

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通过品味场景和细节描写,联系上下文,体会作者蕴含在作品中的细腻情感。
                 3. 感受日常生活中的慈母情怀。


                  重点
                  重点

                 通过品味场景和细节描写,联系上下文,体会作者蕴含在作品中的细腻情感。


                  难点
                  难点
                 感受日常生活中的慈母情怀。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提示学习目标

                     同学们还记得孟郊的《游子吟》吗?大家回想一下孟郊为我们呈现了一个怎样的
                 场景?表达了怎样的情感?(指名说)我们齐背诵一遍。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一篇同样
                 表现母爱的文章《慈母情深》,齐读课题。
                     1. 板书课题

                     2. 提示学习目的
                    (1)通过品味场景和细节描写,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联系上下文和时代背景,感受作者的内心情感。
                    (设计意图:以学过的内容来导入,将学生带入一种充满爱的情境中,为学习课文
                 做好情感铺垫。)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理解的词语可采用查工具书、联系上
                 下文、想象画面的等方法学习。
                     思考:给课文划分层次,概括内容。

                     预设:可以分成三部分。第 1—5 自然段讲的是家境贫寒的“我”非常想买一本《青
                 年近卫军》,就到母亲工作的厂房向她要钱;第 6—34 自然段讲的是向母亲要钱的经过;
                 第 35—38 自然段讲我最终拥有了想要的书。
                    (设计意图:通过初读感知一方面让学生对课文有初步的了解,整体把握课文住主



                 98







          衔接教材教学指导手册--8-23--1改.indd   98                                                              2021/8/31   9:06:53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