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43 - 语文出版社--小初衔接--教师指导用书
P. 143
其乐融融的家庭生活场景和浓郁的生活气息一并浓缩进了腊八节的风俗画面中,表达
出作者对家乡的怀念,对亲情的眷念,留给人无限的回味。课文语言通俗简练,童趣
十足,人物对话彰显个性,妙趣横生,将读者引入美好的腊八风俗中,感受腊八粥的
甜蜜、家庭生活的温情。
课文共 19 个自然段,可分为两个部分。
课文的第一部分(第 1 自然段),起语不凡,用“小孩子”“大孩子”“老孩子”
代替“不同年龄阶段的人”,描写老老少少提到腊八粥,都会“立时生出一种甜甜的
腻腻的感觉”,风趣、俏皮又亲切的语言使人倍感生活的温馨。接下来具体描摹腊八
粥的熬制过程,从食材到做法,字里行间透出了“甜甜的腻腻的”味道,有声有色有味,
热气腾腾,使人真切地看到、闻到、品到传统节日美食腊八粥。一幅浓郁的美好的生
活画卷在读者眼前徐徐展开。
课文的第二部分(第 2 ~ 19 自然段),主要写“等粥”“喝粥”两件事。其中,“等
粥”的过程写得比较详细,“喝粥”写得比较简略。
“等粥”的过程(第 2 ~ 17 自然段)是课文的主要部分,共呈现出四个生动场景。
作者将人物的活动、感受与对腊八粥的描写结合起来,主要通过八儿的所见所闻所想
来写腊八粥;文中的大量对话围绕着粥的熬制过程展开,既推动了故事的发展,又将
八儿的心理表现得淋漓尽致,一个天真烂漫的儿童形象跃然纸上。粥经历了一个逐渐
熟烂的过程,人也经历了一段丰富的心理变化过程,人与粥相互映衬,呈现出一个饶
有趣味的“人与粥的故事”,展现出课文整体构思上的巧妙。
“等粥”部分的第一个场景是八儿盼粥快点儿熬好(第 2 ~ 8 自然段)。因妈妈正
在熬腊八粥,八儿“喜得快要发疯了”“进进出出”,不停询问,内心既兴奋,又急切,
却又不得不一次次失落。粥是“益发浓稠了”,这当然符合八儿的期待——应该可以
吃了吧?但妈妈说“要到夜里”,于是八儿“眼睛急红了”,耍赖说自己“饿”,并做
出“要哭的样子”。“锅中的粥”,只能发出“有声无力的叹气”,这声“叹气”,既暗
含着八儿的失落,也表现出粥熬制初期的情状。
第二个场景是八儿在说如何分粥(第 9 ~ 12 自然段)。粥尚未熬好,八儿提前打
起“如意算盘”,给家人分起了粥。个头儿还不及灶台高的小人儿有了自己的小心思,
不断跟妈妈“讨价还价”,想多给自己分些粥吃,一个天真、聪慧、狡黠的儿童形象
跃然纸上。“噗……’锅内又叹了声气”,仿佛是听到八儿的话后忍俊不禁的笑声,也
写出了粥逐渐熟烂的情状。
第三个场景是八儿猜粥熬成什么样子了(第 13 自然段)。因一时吃不到,八儿忍
不住想象着锅里各种食材的样子或口感,满足自己的好奇心。这样的想象源于他对腊
八粥的急切渴望,八儿自动联系了以往的生活经验,在脑海里描绘出一幅清晰诱人的
腊八粥画面:栗子、饭豆、花生仁、枣子……会熬成了什么样子 ?八儿的一系列猜想,
既表现出孩子好奇而急切的心理,又细腻巧妙地突出了腊八粥的特点。
140
衔接教材教学指导手册--8-23--1改.indd 140 2021/8/31 9:06: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