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41 - 语文出版社--小初衔接--教师指导用书
P. 141

分清内容的主次



                                                     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分清内容的主次,体会作者是如何详写主要部分的”。这

                 是在学生已经学习过的如何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怎样围绕中心意思来写等要素基础
                 上的延伸。阅读时要分清内容的主次,领会作者要表达的意思,还要学习作者是如何
                 根据要表达的主要意思,把主要部分写详细的。
                     本单元选择了《北京的春节》和《腊八粥》两篇课文。两篇课文详略安排得当,
                 中心突出,都充满了浓郁的民俗风情,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能让学生充分体会民族

                 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中华传统习俗中蕴含的人情美、文化美,激发学生对祖国传统
                 文化的热爱。在教学时要注意结合学生日常生活。
                     1. 《北京的春节》内容介绍
                     春节,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各地区、各民族,都有自己
                 独特的春节习俗。《北京的春节》是著名作家老舍先生 1951 年创作的一篇散文,选入
                 教材时做了一些删节和改动。作者用他朴素自然、充满浓郁“京味儿”的语言,将老

                 北京的春节习俗娓娓道来,为我们展开了一幅老北京的民俗画卷,展示了节日习俗的
                 温馨和美好。
                     课文共 14 个自然段,按照时间顺序,列举了一系列老北京过春节的习俗,时间
                 跨度大,内容丰富。总体可将课文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 1 ~ 7 自然段),写过年前的准备,介绍北京的春节从腊月初旬就

                 开始了,人们熬腊八粥,泡腊八蒜,购买年货,过小年,贴春联,大扫除,为春节做
                 好各种准备。
                     第二部分(第 8 ~ 13 自然段),写过年时热闹的场景。其中第 8 自然段插写除夕
                 的热闹场景,第 9、第 10 自然段描写正月初一人们的活动,第 11 自然段描写初六店
                 铺开张后的情形,第 12、第 13 自然段描写人们在正月十五元宵节观花灯、放鞭炮、
                 吃元宵的欢乐情景。

                     第三部分(第 14 自然段),写北京的春节在正月十九结束了。
                     课文内容安排有序,详略得当。其中“腊八”“小年”“除夕”“初一”“元宵节”
                 这几天,最能表现北京独特的春节习俗,也是春节期间的几个高潮,所以作者将这几
                 天作为全文的重点进行细致描写。在详写的部分,作者并没有面面俱到地描述当日的

                 活动,而是分别抓住这些日子里最具特色的一两个民俗活动,突出各自的重点。如,
                 写“腊八”,作者选择“熬腊八粥”和“泡腊八蒜”两个传统的节日饮食习惯来写,
                 从制作过程、颜色、味道等方面形象地突出了腊八粥、腊八蒜的特点。“腊月二十三”



                 138







          衔接教材教学指导手册--8-23--1改.indd   138                                                             2021/8/31   9:06:5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