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49 - 语文出版社--小初衔接--教师指导用书
P. 149
述如何对待困难;第 5 自然段论述如何对待“我们的队伍”里死去的同志。
这 5 个自然段用一对密切相关的词语——“我们”与“人民”,建立起紧密的内
在关联。“人民”不言而喻,“我们”是谁,“我们这个队伍”是谁?文章第一句就明
确指出是“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这支“革命的队伍”,这是全
文的出发点。“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提出“我们这
个队伍”的性质,即“为人民服务”,指出“我们”与“人民”的关系,这是全文展
开论述的根基。“完全”“彻底”两个词不仅体现了用语的严谨,也是作为领袖向全党
全军树立的高标,更是向人民做出的庄严承诺。
第 2 自然段开头顺应上一段结尾处提及的刚刚牺牲的“我们这个队伍”中的张
思德同志,引出了如何对待“死”的论述。先引用了古代文学家司马迁的名句“人
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再对比两种不同“死”的意义,前句用
“为……而死”,后句用“替……去死”,句子形式区别不大,但感情有天壤之别,前
面极力颂扬,后面极为憎恶。接着结尾处与第 1 自然段结尾呼应,高度赞扬了张思
德同志。
第 3 自然段开头再次强调:“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不怕
别人批评。连用“因为……所以……”“不管……都……”“只要……就……”这
几个关联词,表明“我们欢迎批评”“欢迎任何人的批评”“接受任何人的只要正
确的批评”。句与句之间联系紧密,意思层层递进,目的就是要表明:“我们”是
为“人民”服务的。
前三段阐明“我们”为了“人民”的利益不怕牺牲、不怕批评,第 4 自然段在此
基础上提出了“我们”的目标,联系当时现状,论述如何对待实现目标过程中的困难,
指出“中国人民正在受难,我们有责任解救他们,我们要努力奋斗”。这一点很关键,
既然“我们这个队伍”的性质是“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
作的”,既然“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那么,为了正在受难的“人民”,“我们”当然
要“努力奋斗”。于是论及“要奋斗就会有牺牲”,进而自然论及“为人民而死,就是
死得其所”,与前文的“重于泰山”相呼应。同时,毛泽东同志把怎样实现革命目标
的意思阐述清楚后,用“不过”引出一句饱含感情的话:“我们应当尽量地减少那些
不必要的牺牲。”并且要求“我们的干部要关心每一个战士,一切革命队伍的人都要
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
第 5 自然段回答了如何对待那些为了人民的利益而牺牲的同志。毛泽东同志重点
强调:“不管死了谁,不管是炊事员,是战士,只要他是做过一些有益的工作的,我
们都要给他送葬,开追悼会。”这些语句饱含了毛泽东同志对革命同志的爱护,对同
志生命的珍视和尊重。
146
衔接教材教学指导手册--8-23--1改.indd 146 2021/8/31 9:06: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