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8 - 语文出版社--小初衔接--教师指导用书
P. 108
在此时。课文写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要诸葛亮在短时间内造好十万支箭,以此陷
害他;而诸葛亮巧施妙计向曹操“借箭”,让周瑜的算盘落了空,周瑜自叹不如。
全文结构清晰,以“借”为主线,按事情发展顺序展开叙述。先写了周瑜妒忌诸
葛亮的才干,故意要他十天内造出十万支箭,想借这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给诸葛亮定
罪,但诸葛亮立下军令状,承诺三天内造好十万支箭,这是草船借箭的起因。接着写
诸葛亮请鲁肃帮忙准备船只、军士、草把子等,并叮嘱鲁肃不要告诉周瑜,这是草船
借箭前的准备。然后重点写了草船借箭的经过:第三天凌晨,诸葛亮把鲁肃请到船上,
在大雾漫天时把二十条布满草把子的船开向曹军水寨,由于天气的原因,曹操看不清
虚实,不敢轻易出兵,只叫弓弩手向江中放箭,很快二十条船的草把子上就插满了箭。
最后写了事情的结果:十万支箭如期交付周瑜,周瑜自叹不如。故事情节紧凑,充满
悬念,扣人心弦。
课文主要通过人物言行来表现人物特点。比如,第 2 自然段基本由周瑜和诸葛亮
的对话构成,从中可以看出周瑜故意试探,一步步设下陷害诸葛亮的圈套;而诸葛亮
则胸有成竹,从容应对。又如,从第 3 自然段周瑜与鲁肃的对话中,可以看出周瑜妒
才忌能、用心险恶。再如,第 4 自然段写诸葛亮向鲁肃借船,并特地嘱咐鲁肃“不能
让都督知道”,可见诸葛亮心明眼亮,早已识破周瑜的险恶用心;而第 5 自然段写鲁肃
见到周瑜时“果然不提借船的事”,可见此人忠厚老实、信守承诺。文中着重写了草
船借箭的过程,诸葛亮做的各项部署、在船上和鲁肃的对话,都突出地表现了他的神
机妙算、胆略过人。
2. 《景阳冈》内容介绍
本文选自元末明初的长篇小说《水浒传》第二十三回,记叙了武松在阳谷县一家
酒店内开怀畅饮后,趁着酒兴上了景阳冈,赤手空拳打死猛虎的故事,表现了武松豪
放、勇武而又机敏的英雄性格。
课文篇幅较长,共八个自然段,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大致可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
分(第 1、第 2 自然段)讲武松进店饮酒,连饮许多碗烈酒后不听店家劝告,执意要
过景阳冈。第二部分(第 3 ~ 5 自然段)讲武松上了景阳冈,见到官府榜文,才知真
的有虎,本想返回,又怕人耻笑,最终决定继续上冈。第三部分(第 6 、第 7 自然段)
讲武松与猛虎一番恶斗,终于打死了老虎。第四部分(第 8 自然段)讲武松打虎后精
疲力竭,一步步挨下冈来。课文的前两部分交代了故事情节发展的必要条件,鲜明地
勾勒出武松的性格,为后文写他勇打猛虎做了很好的铺垫。第三部分是全文的重点,
详细描写了武松打虎的经过,场面惊险刺激,扣人心弦。面对猛虎的来势汹汹,武松
先是机智避让,接着看准机会出手,一连串行云流水的动作描写,让一个力大无穷、
武艺高强的打虎英雄形象跃然纸上。
文中的主要人物武松个性鲜明,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先是他在酒家的豪饮,店
家一再说明酒性很烈,号称“三碗不过冈”,可武松非要喝个痛快,继而又不顾店家
105
衔接教材教学指导手册--8-23--1改.indd 105 2021/8/31 9:06: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