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9 - 语文出版社--小初衔接--教师指导用书
P. 109

劝阻执意孤身上冈,从中可见他豪爽、固执的性格。在看到官府榜文之后,武松虽有
                 惧意,但怕返回店里会受人耻笑,宁可冒险上冈,可见他极为看重颜面,同时也有着
                 天不怕地不怕的英雄气概。在打死猛虎后,武松自觉体力不支,于是果断下冈,可见
                 武松虽直爽要强,但也思虑周全。
                     课文在语言上体现出古代白话小说的鲜明特点。有些表达方式与现代汉语有一定



                 区别,如“这酒好生有气力”“却把大虫吓我”。有些词语在现代汉语中已很少使用,


                 如“梢棒”“筛酒”“印信”“榜文”。此外,文中所用动词十分丰富,把老虎和武松的



                 动作描写得极为生动。比如,写老虎时用了“一扑”“一掀”“一剪”,三个动作就让老
                 虎凶猛残暴、让人生畏的气势展露无遗;写到“梢棒”的地方有多处,每处所用的动




                 词都不一样,有“倚”“绰”“ 提”“拖”“缩”“拿”“轮”等,可见作者下笔的准确;写




                 武松打虎时,“劈”“揪”“按”“踢”“打”等一系列动作,字字千钧,虎虎生风,充分

                 展现出武松打虎的气势。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 借助课文中的注音,用普通话熟练朗读课文。
                     2. 走近中国古典名著,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产生阅读古典名著的兴趣。
                     3. 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感受主要人物的特点。



                                                     教学建议
                                                     教学建议



                     本单元教学需要注意以下三点。
                     第一,重视兴趣激发。可以适度结合相关的影视资源,也可以创设多种形式的读
                 书交流活动,如讲故事、演课本剧,让阅读古典名著变得更有趣味。还可以引导学生

                 将课内学到的阅读方法迁移到课外阅读中,全面感受古典名著的魅力。
                     第二,避免拔高要求。课文中有些语句理解起来难度较大。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允许学生囫囵吞枣地读,能读下去是关键,尽量保护学生的阅读兴趣。对古典名著中
                 的一些难理解的语句,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大致猜出意思即可,不需
                 要细究,也不要求学生理解所有的语句。对古典名著中的人物形象、文学价值等,在

                 这一阶段也不必做深入解读。
                     第三,要注意本语文要素中的“初步”二字,需要体现与初中古典名著学习的
                 衔接。如七年级上册“名著导读”部分讲授《西游记》时提到的“精读”与“跳读”法;
                 又如八年级上册《周亚夫军细柳》一课,讲授《史记》读法时,提到了“借助注释



                 106







          衔接教材教学指导手册--8-23--1改.indd   106                                                             2021/8/31   9:06:5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